近年來,為落實包頭市《稀土行業領域專項產業工人建設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和發稀土緊扣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任務,以“產改+”融合戰略為著力點,開辟出一條技能型、創新型、安全型人才培育新路徑,推動技能人才培育工作從單純的“數量優勢”邁向“質效并重”的新階段,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的人才動力。
校企合作:激發創新發展活力
和發稀土不斷深化與內蒙古科技大學的合作,整合雙方優勢資源,力求實現學校與企業、教室與車間、專業與職業、學徒與師傅、就業與崗位的精準對接和深度融合。內蒙古科技大學在稀土領域擁有本科、碩士、博士學歷學位一體化的人才培養平臺與雄厚的科研實力,和發稀土則具備先進的技術實力與生產工藝。雙方依托各自優勢,有序開展一系列人才培養與技術合作項目,精準培育稀土產業鏈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
在人才培養模式上,雙方實施多層次聯合培養。針對本科生推出“3+1”培養模式,學生先在學校完成三年理論學習,隨后進入企業進行為期一年的社會實踐教學。這種模式以學校為主導、企業協助配合,充分保障了實踐教學的質量。對于專業碩士,在企業導師和校內導師的共同指導下,他們能夠結合企業實際需求開展課題研究,還可借助企業提供的實踐條件完成碩士論文,真正實現學術研究與產業應用的有機結合。
同時,和發稀土大力實施雙向人員交流互培計劃。內蒙古科技大學定期為企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開展理論培訓,助力他們更新知識體系、提升理論水平,學校教師也會進駐企業,參與生產實踐和技術改造項目,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豐富教學案例、提升工程實踐能力。通過這種雙向交流,促進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此外,雙方還借助人才培養實踐創新基地、聯合申報科研項目、聯合技術攻關等方式開展產學研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成果不僅推動了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還反哺學校教學科研,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發稀土為內蒙古科技大學學生提供實習平臺,提高學生們的職業技能水平和就業競爭力。
“產改+”模式:重構企業人才生態
和發稀土積極探索“產改+”模式,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活力。在“產改+安全”方面,該公司制定“安康杯”競賽活動方案,實現26個公司級“安康示范班組”全覆蓋。多個班組及個人在上級評比中表現出色,并順利通過二級安全標準化驗收,使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在“產改+培訓”方面,和發稀土分層級、分類別開展培訓工作,全面提升產業工人隊伍素質。共舉辦24個培訓項目班,累計培訓2300人次,培訓計劃執行率達80%。此外,積極選派職工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類專題培訓,助力職工在實踐和交流中不斷成長。
在“產改+競賽”方面,和發稀土以“職業技能比賽促進職工技術技能提升的實踐與探索”為課題深入展開調研,科學規劃比賽項目,建立公平公正的競賽機制,加強賽后總結反饋,構建完善的職業技能比賽體系,為職工提供展示自我和挑戰自我的平臺。同時,該公司積極為職工開辟多元化職業發展通道,完善職業技能等級認證制度,實現職工個人價值與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雙贏”。
未來,和發稀土將強化組織領導,優化工作機制,聚焦技術創新、人才服務保障等關鍵領域,持續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為稀土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