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紹林,1912年出生,1927年參加土地革命蘇維埃運動,擔任兒童團團長,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隨毛主席率領的紅一方面軍走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國家物資儲備局副局長、包鋼黨委副書記兼副經理。1982年離休,2004年4月13日在北京逝世。
正氣人生
解放戰爭以后,宋紹林任東北財經辦事處物資處副處長,后來又任實物供應處處長、中南糧食總局物資局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宋紹林任國家物資儲備局副局長。五十年代末,在全國支援包鋼建設的熱潮中,許多有志之士來到了這片黃沙蔽日的戈壁灘。當時擔任國家物資儲備局副局長的宋紹林響應黨的號召于1958年調入包鋼,擔任包鋼黨委副書記兼副經理,主管原料、材料、設備、經營等。為了包鋼1號高爐盡快出鐵,他夜以繼日地工作著。當時包鋼正處于建設初期,設備簡單,原材料供應不足,宋紹林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各廠之間現場辦公,有時去尾礦壩來回50多公里也要騎自行車。那時,汽油非常緊張,為了節約汽油,宋紹林帶頭不坐車。工作忙時他幾天幾夜不回家,有時回了家也不放心便在凌晨兩三點鐘又出現在生產現場,看到現場有的職工由于體力不支睡著了,他會輕輕地叫醒他們,說:“別受風,這樣容易得關節炎?!甭毠兌及阉年P心當作動力。經過不懈的努力,包鋼于1959年9月26日出了第一爐鐵,同年10月15日周總理親臨包鋼為包鋼一號高爐出鐵剪彩,從而掀開了包鋼嶄新的一頁。
不僅僅是一件小事
七十年代,包鋼的生產建設規模不斷擴大,許多領導很少在辦公室,匆匆處理完一些文件后,便到現場向職工同志們了解生產情況。宋紹林更是如此,煉鐵廠燒結區域(原燒結廠)球團車間、選礦廠選礦車間、煉鋼廠平爐車間等都是他常去的地方,一線工人和他非常熟,每個職工見到他都會親切地和他打招呼。
有一次,他正在燒結廠(現煉鐵廠燒結區域)現場辦公,在和職工了解生產工藝時,一位工人無意中說了句:張師傅(公司勞模)的自行車丟了,每天走著上班。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宋紹林悄悄地把這位職工的名字記在自己的工作筆記上。當時買自行車需憑票購買,議價車相當貴?;氐睫k公室后,宋紹林便給福利處(現萬開公司)負責人打電話:“下次來自行車票時給我打電話?!睕]過幾天,福利處(現萬開公司)領導給宋紹林的秘書打來電話,秘書很奇怪,宋書記要一張自行車票干什么?他走進宋紹林的辦公室說明此事,宋紹林聽后沒有說話,便翻開自己的筆記本查找著什么,翻了幾頁,他抬頭告訴秘書:“通知燒結廠張xx來取票?!碑攺垘煾到舆^自行車票時,激動得不知說什么好,工友隨便說了一句,宋紹林卻這么用心。
和一線職工聊家常是宋紹林了解職工思想動態的秘方。有一天,宋紹林到機總廠(現機制公司)機修車間,看到一名車工在一臺4米長的機床旁認真地工作著,這樣的機床當時在包鋼僅有一臺。宋紹林便走過去向他詢問生產情況、機器性能及操作等問題,最后又聊到了生活情況。宋紹林得知他的愛人在外地工作,長期兩地分居,表哥蔣宇生在經辦調研科工作。有一次,宋紹林正巧在經辦碰到蔣宇生問道:“你有一個表弟在機總廠?”“是啊?!笔Y宇生很納悶:宋書記怎么會知道他呢?一個車間里的工人。沒等他多想,宋紹林便說:“他的情況我知道,你讓他寫個申請給我?!眱商旌?,宋紹林便告訴蔣宇生:“通知你表弟到人事處填表辦手續?!睕]過多長時間,蔣宇生表弟的愛人便調回了包頭。工作中的幾句閑聊,宋紹林卻一直放在心上。對宋紹林來說,職工的疾苦比自己的疾苦更重要。多少年過去了,每當這位職工想起這件事,都會感動不已。
每逢節日舉家歡慶的時候,職工們都會在工作現場看到宋紹林。每年年三十晚8點,當秘書敲開宋紹林的家門時,他已把自己買好的香煙和糖果準備好,拿著這些年貨前往球團車間、燒結車間、選礦車間、高爐車間、平爐車間等和職工們一起過年。職工們看到宋紹林都會跑過來和他打招呼:“宋書記,又來看我們了?!彼谓B林和職工同志們一起談生產、談生活,問長問短,職工們都喜不自禁。每年的春節(初一)一早,宋紹林便去小客隊給司機拜年?!疤焯鞗]明沒夜的,你們辛苦了?!彼谓B林一句平平常常的話,讓司機同志們感動得落下淚來。
不僅如此,每逢五一、國慶、中秋、春節等佳節,宋紹林都會讓秘書提前了解一下公司級先進生產者、勞模、老干部、廠處級干部的身體狀況,凡是住院治療的人,他都要親自去探望。
對待職工及二級廠礦的領導是這樣的,對待周圍的同志也如春天般的溫暖。每逢刮風、下雨天氣不好時,宋紹林就會讓司機用車把辦公室的女同志都送回家。
宋紹林工作中非常注意節約,有一次,辦公室機要文書小鄭收完電文忘記關燈了,第二天,他便把小鄭叫到辦公室語重心長地說:“昨天走得很急吧?”小鄭覺得莫名其妙,又不知道做錯了什么事,愣愣地站著,宋紹林和氣地笑笑對小鄭說:“你工作太忙了,忘了關燈了吧?我以為你去辦事后還回來呢,一直等到你7點。”小鄭正要說什么,宋紹林看出了小鄭的心事,笑了笑說:“別放在心上,以后注意關燈就是了?!睆哪且院?,小鄭及辦公室的其他同志都非常注意隨手關燈,節約能源。
宋紹林對待同志如春天般溫暖,對待自己的孩子似乎有點“冷若冰霜”。國家實行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時,二女兒正巧畢業,作為一個老紅軍,他可以很有理由地給孩子安排工作,可宋紹林卻堅決不同意女兒留下來,硬是要響應黨的號召,把女兒送到艱苦的農村。他的這一舉動為全公司領導作出了表率。每逢過年過節,遠在湖北的兒子攜妻帶子來包看望父母,他從來不用公家的車去接他們,總是讓他們坐公共汽車回家。宋紹林以身作則的品德在全公司傳為佳話。
不僅如此,宋紹林的工作態度也是有口皆碑。有一次,經理辦的一位同志寫了一份調研報告交給宋紹林審閱,宋紹林看后,指著其中的一件事說:“你這個材料是怎么寫出來的,其中這件事調查清楚沒有?根據我的了解,這事有出入。寫調查報告,每一個具體問題都要到最基層的地方了解情況,這才真實。寫東西要慎重,否則與真實情況不符,對我們的工作職工還會信服嗎?”一番語重心長的話令這位同志非常內疚。最后,這位同志經過多次調研,事實真如宋紹林講的一樣。宋紹林對基層的事情也了如指掌,為搞調研的同志們作了表率,也使周圍的同志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啟發。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宋紹林,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于2004年4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他不幸逝世的消息傳來,人們悲痛萬分。這是因為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斗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奉獻的一生。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社會主義建設,為包鋼的發展貢獻了畢生的精力。他那種高尚的品質和優良的作風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不可磨滅的印象,人們深深地懷念他。宋紹林同志雖然與世長辭了,但他的崇高精神是永存的,他永遠活在包鋼人的心中。
本文內容節選自《歲月英歌》一書,作者崔美蘭、任安恕,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