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tdlbn"><span id="tdlbn"></span></em>

<sub id="tdlbn"><listing id="tdlbn"></listing></sub>

  • <em id="tdlbn"></em>
  • <sub id="tdlbn"></sub>

    包鋼日報

    報刊:包鋼日報

    內容搜索

    標題導航

    • 包鋼改革發展之路

      摘要: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改革一直被認為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仡檱蟾母餁v程,大致可以分為外部放權讓利、制度創新、布局結構調整和全面深化改革等四個階段,分...

    放大 縮小 默認

    包鋼改革發展之路

       期次:第11253期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改革一直被認為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仡檱蟾母餁v程,大致可以分為外部放權讓利、制度創新、布局結構調整和全面深化改革等四個階段,分別對應不同形勢下的改革任務,各自側重于解決不同層面的長期困擾國有企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包鋼緊跟時代步伐,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改革政策,并沿著漸進式改革路徑,走出了一條具有包鋼特色、卓有成效的改革之路。

    第一時期(1978年至1992年)

    以“擴大自主權”和“承包責任制”為重點的放權讓利

    劃時代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確立了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標志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啟動,開始了國有企業改革的初步探索。國企改革的目標,是圍繞調整國家與企業、企業與職工之間的經濟關系,從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入手,通過實行經濟責任制、推行承包經營責任制等一系列措施,把國有企業推向市場,增強企業活力,轉換經營機制,培育企業市場主體地位。

    這一時期,包鋼開始從高度計劃經濟向有計劃的市場經濟艱難過渡,經歷了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到以“包、定、?!睘橹饕己藘热莸慕洕熑沃?,并逐步向承包經營責任制、經理負責制演變,企業效益和職工收入連年提高,產值、利稅居全國大型鋼鐵廠前列。

    第二時期(1993年至2002年)

    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實施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為重點的制度創新

    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正式確立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3年11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建設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是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對黨的十四大確定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和基本原則加以系統化、具體化,勾畫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十五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國企改革進入快車道。

    1998年,包鋼完成工廠制到公司制的轉變,設立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改制為現代公司制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三會一層”(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初步形成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產權制度、組織制度和管理制度;同時,建立母子公司管理體制,實現集團化管理,分立分、子公司,推行股權多元化;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打破了“鐵飯碗”、“鐵工資”和“鐵交椅”,有效激發內生動力,企業發展面貌煥然一新。

    第三時期(2003年至2012年)

    以探索新的國資監管體制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

    2002年,黨的十六大明確要建立“三分開”(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三統一”(權力、義務和責任相統一)、“三結合”(管人、管事和管資產相結合)的國資管理體制,國有企業改革工作進入到國資監管體制探索階段。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發布《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標志著國有企業改革進入深水區,改革進一步向縱深推進。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各省區市國有資產監管機構相繼成立,實行管人、管事和管資產相結合,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建設逐漸步入正軌。同時,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持續推進,通過主輔分離輔業改制推進了一大批大中型企業重組,進一步推進股份制改革,混合所有制經濟有了長足發展。

    這一時期,包鋼完成了債轉股,成為由多個投資主體共同出資的有限責任公司,相繼實現鋼鐵、稀土兩大主業上市,推動輔業整體改制、集體企業改革、優化產業結構、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等工作,發展成為一個由鋼鐵、稀土兩大主業和資源及綜合利用、物流、節能環保、煤焦化工、裝備及現代服務多個新興產業組成的有機聯合體。

    第四時期(2012年以來)

    全面深化改革

    2012年,黨的十八大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加快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構建成熟的國有資本監管體制,推動國企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有效促進了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實現了國有資本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引領了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促進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進入新時代的包鋼國企改革,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3至2015年),是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三年。2013年11月,劃時代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新征程,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全新局面。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高瞻遠矚,圍繞高質量發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為推動國企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遵循,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前所未有,改革的廣度、深度、力度前所未有。

    為更好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精神,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要求,自治區國資委及相關部門分別牽頭起草自治區國企改革一系列配套文件。印發一個總體意見,即《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10個專題意見,涉及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加強經營性國有資產監管、規范區屬企業董事會建設、區屬企業董事會及董事評價辦法、區屬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改革、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和業務支出辦法、勞動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深化國企改革責任分工?!秾嵤┮庖姟分赋觯灾螀^黨委、政府圍繞處理好政府與企業、企業與市場的關系,堅定不移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國有經濟的經營機制,管理體系以及國有企業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總體上已經同市場經濟相融合,在應對市場挑戰、保證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各族人民共同富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實施意見》提出,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在國有企業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更好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市場化經營機制,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更趨合理,國有資本整體規模和實力顯著增強,打造一批優而強的大企業集團。

    這個時期,包鋼完成集體企業改制,為包鋼精干主體,優化產業結構,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實現科學發展和轉型升級奠定基礎。

    第二階段(2016至2019年),是邊試邊行、積厚成勢的四年。2015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目標,該意見也是此后開展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頂層設計。隨著相應配套文件的陸續發布,逐步形成了以《指導意見》為中心、以其他政策文件為配套的“1+N”的政策體系,新時期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主體制度框架的“頂層設計”初步確立。

    這一階段,包鋼黨委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堅決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企業走出困境、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金鑰匙”,以前所未有的大力度攻堅克難,向深層次矛盾動“大手術”,直接領導、組織、調動、推動改革各項任務,扎實推進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雙百行動、“科改示范”行動等多項改革試點,研究出臺了《包鋼(集團)公司深化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包鋼(集團)公司改組設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實施方案》《包鋼(集團)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方案》《包鋼(集團)公司“雙百行動”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舉措,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企業經營業績持續好轉,特別是2017年包鋼一舉扭轉連續三年虧損的不利局面。

    第三階段(2020至2022年),是務實篤行、縱深發展的三年。2020年6月,《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發布,是進一步落實“1+N”政策體系和頂層設計的具體“施工圖”,是面向新發展階段我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包鋼積極響應,圍繞提升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等改革方向制定了一系列有針對性、可衡量、可考核的任務目標,高效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在實踐中探索形成了適應企業改革發展要求的“包鋼路徑”,改革力度達到近年最大,推動包鋼改革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2021年包鋼成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家收入超千億元企業,利潤首次超百億元,企業的經營業績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2022年,包鋼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實現圓滿收官,改革成效在自治區3次考核評估中均獲評A級,得到國務院國資委的肯定。

    第四階段(2023至2025年),是黨的二十大后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方向,是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的三年。在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于國企改革明確了方向:“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見成效,要根據形勢變化,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謀劃新一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行動方案?!?023年7月18日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提出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導向,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扎實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2023年6月中辦國辦聯合印發《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開啟了國企改革的新階段,側重提升核心競爭力與增強核心功能,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響的政策和行動計劃。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包鋼乘勢而上啟動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同時實施對標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管理提升行動、“雙百行動”、“科改示范”行動等專項行動,不斷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提升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被國務院國資委評為2023年度地方“雙百企業”、“科改示范企業”、“雙標桿”,均為自治區唯一,改革工作在自治區始終走在前列。

    放大 縮小 默認

    包鋼日報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4941次訪問,全刊已有3269969次訪問

    成本大片免费观看3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