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來到熱軋部時,點檢班剛剛完成安全交底,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們穿過標有廠徽的門頭,藍色門柱上映襯的紅底黃色大字分外顯眼。“這里都是我們裝飾的?!卑嚅L趙興軍說:“我們班的職工全都是鉗工,無論是修理設備還是制作檢修工具、生活設施,巧手的我們都是盡量自己完成?!?/p>
副班長王勝利自豪地介紹起熱軋部辦公區的小院兒?!熬湍瞄T柱上的標語來說吧,從設計到電腦打印、鐵板刻字,再到焊接、上漆,都是細致活兒。”除了鐵藝門頭和標語,他們還精心繪制了安全文化墻,通過色彩鮮艷的美術字和漫畫,將安全理念深深印刻在職工心中。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边M入點檢班休息室,記者腦海中頓時跳出這樣一句話。門口的置物架上,整齊擺放著微波爐、電水壺、水杯。窗臺邊緣被加寬過,安放其上的綠植枝葉茂盛。寬大的鐵桌四周,長條椅已有些許褪色。這些用邊角料制作的生活設施已經使用了十幾年。用職工們的話說,成本低又耐用,“香”得很。
“干我們這行,必須心靈手巧才能出好活兒?!蓖鮿倮颓喙ね醴遄哌M機修間。二人配合著,轉動扳手熟練地更換密封。幾分鐘后,工作臺上的氣動閥就就修好了?!艾F場損壞的備件凡是具備條件的我們都要自主維修,還經常自制一些簡單的工具。”王勝利坦言,比起鐵藝和畫畫,修舊利廢他們更在行。
他們的行動源于對企業精神和優良傳統的傳承,源于對企業對崗位的熱愛?!皥皂g不拔超越自我”是包鋼傳承了70多年的企業精神。點檢班將這八個大字印刻在熱軋部的門柱上,也印刻在內心深處。行勝于言,萬事干起來就不難。他們堅信:自己動手的過程中難免遇到挫折,但只要堅持總能一一攻破。鉗工被稱作機械界的“手藝人”,一雙“巧手”可以說是這個行當的“標配”。點檢班20多名鉗工中,有經驗豐富的“60后”“70后”,也有成為中堅力量的“80后”,還不乏“90后”新生力量。師傅帶徒弟,班長帶班員,無一例外都在延續這一優良傳統。
他們的行動源于形勢任務的緊迫,源于對降本增效的執著。如果說自主維修是點檢班的分內工作,那么自制工具和生活設施,甚至自己動手美化環境,就顯得更加可貴?!澳苁〔簧馘X吶!”采訪過程中,班長張興軍一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巧手”的初衷。近年來,市場形勢日漸嚴峻,唯有增強緊迫感,化壓力為動力,堅定信心、全力以赴,我們的企業才能贏得一席之地。降本增效,多措并舉,積少成多?!斑^緊日子”的觀念是點檢班不斷拓展“巧手”本領的動力。從點滴入手,他們還在不斷探尋著降本增效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