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管分公司繁忙的生產線上,有一群默默付出的機械點檢員,他們用雙手守護設備,用汗水詮釋責任。180分廠吳昌明就是其中的一員,作為一名扎根一線多年的機械點檢員,他以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的作風,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堅守。
隨叫隨到 盡職盡責
“這是我的職責?!痹趨遣鞯淖值淅?,從來沒有推諉和抱怨,無論是節假日還是深夜,只要設備出現故障,他總是隨叫隨到。
今年1月,正值寒冬,180分廠現場正在生產氣瓶管,鋼管從卸料臂放入成排站后,管體外表面出現磕碰,需要立即處理。接到任務后,吳昌明立即趕到現場。由于成排站設備空間狹窄,他只能蜷縮著身體,在寒冷的環境中排查故障,經過他細致檢查,發現卸料臂南側高度不一致,鋼管下落過程中有摔管現象,導致鋼管外表面磕傷。吳昌明迅速調整卸料臂高度并更換連桿,通過他的努力,終于及時排除了氣瓶管管體外表面磕碰事故。
耐心細致 擔當作為
機械點檢工作不僅需要技術,更需要耐心和責任心。吳昌明每天的工作從清晨開始,他手持手電筒,穿梭于軋機、減速機等設備之間,仔細檢查設備每一個關鍵部位。他常說:“設備就像人一樣,小病不治,大病難醫?!币虼?,他堅持預防為主,絕不放過設備的任何細微異常。今年180分廠年度大修,吳昌明負責最繁重的任務——大冷床升降高度及動梁平移調整,這項工作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升降搖臂拆解、銷軸銅套檢查、潤滑系統油孔疏通清理等多項任務。為了不影響生產進度,他帶領班組連續奮戰三天三夜,隨時了解現場檢修情況,仔細檢查冷床動梁齒形板高度及齒形板平行度。最終,他們圓滿完成檢修任務,確保了設備長周期穩定運行。
本領過硬 匠心獨具
多年的點檢經驗讓吳昌明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他不僅能通過儀器檢測設備狀態,還能憑借“聽、摸、看、聞”判斷故障。去年9月,他在例行巡檢時發現卸料臂連桿處銷軸位置異常,設備盡管能夠正常傳動,但他憑借經驗判斷此連桿存在隱患。經過仔細檢查,果然發現連桿底部斷裂,裂痕長達80毫米,立即進行更換,避免了設備事故的發生。同事們佩服地說:“吳師傅的眼睛比儀器還靈。”
除了日常點檢,吳昌明還積極參與設備改造和技術攻關。針對橫移區成排站馬鞍座連續出現剁管的問題,吳昌明提出優化馬鞍座結構,增加成排站高度及備件尺寸,實施后故障率下降80%;針對橫移區鋼管碰頭接連損壞的問題,他改進碰頭緩沖裝置,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這些設備改造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為企業節約了維修成本。
吳昌明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有的只是日復一日的堅守,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默默無聞的付出。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吃苦耐勞、踏實肯干”,他就像一顆永不松動的螺絲釘,牢牢扎根在生產一線,用汗水和智慧守護著軋鋼設備的穩定運行,為鋼管分公司的高質量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