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為響應國家號召,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包鋼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推動多個科技成果轉化為企業新質生產力。
科學探索
實現稀土減藍光技術轉化應用
近年來,經科學研究證實,視網膜細胞含有一種異常的視黃醛,在紫外區和藍光區均有吸收峰,紫外光或是藍光均能激發使其釋放出自由基離子,引起視網膜色素上皮的萎縮,進而引起光敏感細胞的死亡,將會導致視力逐漸下降甚至完全喪失。因此,開發具有高透光率、并能夠合理濾掉有害的藍光或紫外光的LED燈用光修飾材料,成為白光LED實用照明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稀土減藍光技術為包鋼自主研發專有技術,包含9項發明專利,技術成熟度較高。使用該技術制備稀土光修飾材料加入到LED燈具導光板、擴散板或燈珠中,可以在保持燈具高光效和顯色指數的同時,通過轉光、補光原理有效將對人眼有害的350至440納米藍光或紫外光轉化為紅光和綠光。材料用于白光LED直管熒光燈中,最高使藍光或紫外光溢出率降低30%,同時可將燈具可見光透過率提高到92%以上;用于LED護眼燈中,燈的顯色指數提高到98,接近太陽光水平,同時提高護眼燈光效;如用于教室照明燈中,能夠使藍光減少7.8%,照明光效提高2.3%以上。對比市面同類直管燈、面板燈、護眼臺燈等燈具產品減藍光效果更顯著。
為加快新產品市場推廣,引領產學研深度融合,包鋼集團與華發科技子公司希土科技(包頭)有限公司署技術合作協議,發揮各自優勢,就稀土減藍光技術在智慧黑板、護眼臺燈的技術開發應用、市場推廣等事項達成合作,包鋼集團負責提供原料及技術支持,希土科技負責產品市場推廣及銷售,希土科技分四年每年按照相關產品銷售額的5%向研發單位支付技術服務費。2024年,相關產品市場推廣銷售情況良好,其中LED稀土護眼臺燈已實現銷售3萬余臺,客戶包括包頭市委黨校、包頭市招商與投資促進局、包鋼集團、包頭高新稀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室內教育照明燈中標昆都侖區區屬幼兒園“雙普”設施達標設備等采購項目,經初步計算,截至目前兩類產品共計實現收入約1000萬元,研發單位獲得相應技術服務費約50萬元,推動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精準對接
實現特殊性能檸檬酸稀土技術轉化應用
針對北方稀土提出的滴灌用稀土農肥與磷肥復配產生磷酸稀土沉淀造成的土壤板結、肥效嚴重受影響問題,包鋼集團組織科研人員進行檸檬酸稀土制備,通過檸檬酸和稀土的有機反應,成功研發出特殊性能檸檬酸稀土合成技術工藝包,并成功實現技術成果內部轉化。
該項技術有效解決檸檬酸稀土水溶性差、螯合率低、易與磷酸鹽沉淀而影響肥效等問題,針對水溶肥料進行創新升級。研究人員與現場工作人員進行工藝技術交接、產品性能評價、生產線設計與開車運行,通過新工藝實現固體和液體清潔化及產品的差異化制備,達到與磷肥混合后無明顯沉淀的效果,開發出系列可溶性檸檬酸稀土螯合物產品,產品稀土氧化物濃度達到每升50至70克,完全符合市場需求,得到需求單位的高度評價與認可。此項技術拓展了鑭鈰應用場景,推動稀土資源的均衡化、高值化利用。有效解決稀土微肥與磷肥復配的關鍵技術問題,提高微量元素和磷的吸收利用,為助力稀土農肥的推廣提供了新方案。
為促進稀土產業發展,解決現場技術問題,研發單位與需求單位簽署技術許可合同,需求單位按照產品每年實際利潤總額的20%向研發單位支付技術許可費,充分發揮了市場在配置創新要素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決定性作用。
好技術一定要走向市場,行業應用才是好技術的試金石。倘若研究成果都停留在實驗室,留下的就只有論文和專利證書,無法對產業發展產生促進作用。因此,企業要深入市場了解需求,做好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工作,實實在在的提升自身價值,真正實現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