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以來,稀土鋼板材廠將超低碳鋼皮下夾雜作為重點攻關項目,經過持續攻關,4月份超低碳鋼皮下夾雜產生量較2024年平均值降低41.53%,汽車外板板坯全流程合格率明顯提升,為高端板材生產筑牢了質量根基。
超低碳鋼憑借其優良的深沖性能成為重要的汽車用鋼,然而鋼帶皮下夾雜缺陷嚴重影響汽車鋼產品的表面質量與性能,是國內外鋼廠普遍面臨的難題。受原料條件和設備限制,稀土鋼板材廠生產超低碳鋼過程中皮下夾雜缺陷控制難度更大,給后工序汽車面板的生產帶來嚴峻挑戰。
面對這種情況,稀土鋼板材廠攻關團隊在未新增鑄機結晶器電磁攪拌裝置、鑄坯火焰清理機和全流程質量判定控制系統等關鍵設備的情況下,經反復研究與實驗論證,轉爐通過提高副槍測成率,精準實現終點控制,避免過吹或點吹造成終點游離氧異常升高,提高一次出鋼率,轉爐終點游離氧百萬分比濃度含量由800降低到600以內;精煉工序通過RH爐終點氧含量控制攻關,將RH爐脫碳游離氧百萬分比濃度含量由317降低至280,脫碳游離氧百萬分比濃度含量小于300,達標率突破90.93%;鑄機采用中間包吹氬排空技術,實施鋼包滑板氬封、長水口密封等措施,嚴格控制鋼水二次氧化,超低碳鋼百萬分比濃度增氮量小于5的合格率提升至92.65%、小于3的合格率提升至90.35%,均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有效提高了核心工藝參數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