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端午,最耀眼的主角當屬粽子,端午還沒到,街巷里已經悄然彌漫著糯米的清甜和粽葉的清香。南方肉粽最豪邁,在秘制的醬油、料酒中,選用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浸泡入味,再與顆顆分明的糯米緊緊相擁。剝開小船一樣的粽葉,肉香裹挾著米香撲面而來,咬上一口,米粒吸飽了鮮美的肉汁,軟糯中帶著咸香,讓人欲罷不能。而北方的紅棗粽則是溫柔婉約的代表。圓潤飽滿的大紅棗藏在雪白糯米間,經過蒸煮,紅棗的甜香完全滲透在糯米里,咬下去先是糯米的柔軟,隨后便是紅棗的甘馥,甜中裹夾著細膩,如果再蘸上一些白糖,甜蜜直抵心底,舌間滿是幸福滋味。
端午飯桌上除了粽子外,在江南一帶,還有吃“五黃”的習俗,被認為可以辟邪、祈福。黃鱔在熱油中煎至兩面金黃,配以蔥姜蒜等佐料燜制而成,鮮嫩的肉質,入口爽滑,民間就有“端午黃鱔賽人參”的說法;端午時節的黃魚,肉質肥美,富含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將黃魚清蒸后淋上熱油與蒸魚豉油,鮮嫩的魚肉瞬間打開味蕾;新鮮的黃瓜正值旺季,將它們切成小段,清爽解膩,也是消暑的佳品;還有那一碗泛著琥珀色光芒的雄黃酒,雖不能多飲,卻為節日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咸鴨蛋也是“五黃”之一,雖非時令食材,但象征吉祥,將被鹽鹵浸潤多日的鴨蛋,在鍋中咕嘟咕嘟煮上一會兒后撈出,用筷子在上面戳一個洞,蛋黃的紅油便“滋”地冒出來,讓人垂涎三尺。
吃一口糯香的粽子,品嘗一道“五黃”,品味的不僅是美味,更重要的是游子對故土的眷戀、對團圓的祈愿,以及藏在煙火里的歲歲安康。在這粽香飄揚的季節里,讓大家把端午記在心間,把這些美味的記憶永遠留在最溫暖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