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云鄂博鐵礦內,重型卡車帶起的煙塵還未散去,一道身影已穿梭在選礦車間,時而俯身觀察浮選槽中的泡沫狀態,時而用手指捻搓泡沫中的礦石粉末,他就是包鋼金石選礦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李明明,一位讓“沉睡”礦石中伴生螢石重獲新生的“礦物醫生”。
破譯資源密碼
幾十年來,白云鄂博礦的尾礦資源一直是個未解之謎,特別是這座寶藏里伴生的螢石資源,因與稀土、鐵等礦物“血肉相連”,傳統選礦技術始終無法有效分離?!熬拖褚獜囊诲侂s燴湯里單獨撈出胡蘿卜丁。”李明明這樣形容工作的難度。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失敗,李明明及其團隊歷經200多次浮選藥劑配方及工藝試驗,終獲突破。助手張工記得,在一次歷經72小時試驗后,李明明突然抓起失敗的藥劑樣本沖向顯微鏡:“看!碳酸鈣的溶解軌跡有規律!”這個發現催生了革命性的“靶向抑制”技術——通過調控pH值與離子濃度,能讓抑制劑像智能導彈般精準打擊脈石礦物。2023年,這項專有技術使白云鄂博螢石在原礦品位降至20%以下的條件下,回收率首次突破55%,精礦純度躍升至89%,使得白云鄂博螢石資源得到有效利用。
從實驗室到產業化
實驗室技術突破只是開始。2021年3月23日,當包鋼與金石資源等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后,李明明作為技術骨干,進駐正在建設的包頭白云鄂博項目現場,認真在筆記本上記錄問題:“放大生產后藥劑消耗量可能會大大增長,這將會增加成本?!睘榇?,在零下30攝氏度的寒冬里,李明明帶著團隊住進了車間。他們發現磨礦環節的溫差會導致藥劑活性波動,于是發明了“溫度-粘度”補償系統;針對稀土殘留干擾,開發出“藥劑凈化”工藝。李明明總說:“我們不是在選礦,而是在給礦物做顯微手術?!奔夹g員王艷拿出李明明設計的“手術日志”——上面滿滿的是每臺設備的專屬“健康檔案”。
把產線當成戰場
站在包鋼金石中央控制室,巨型屏幕實時顯示著螢石精礦流向氫氟酸生產線的數據。李明明的目光卻停留在角落里的一組試管上:“這才是真正的戰場?!彼忉?,半導體級氫氟酸對螢石純度要求近乎苛刻,0.1%的硅含量波動就會影響氫氟酸質量。2024年,面對急需解決的生產難題,李明明帶領“90后”團隊及時調整磨礦工藝流程。青年工程師小李至今難忘那個凌晨:“主任跪在精礦堆里手工分揀云母片,說要讓礦物‘開口說話’?!比齻€月后,他們的“分級磨礦”技術將螢石精礦含硅量控制在0.8%以下,為“選化一體”氟化工制備AHF創造條件,也為金鄂博氟化工產品打開高端市場大門奠定基礎。
傳承創新“火種”
“李主任的課比武俠小說還精彩?!毙氯肼毜穆毠ば£愓f。在研發中心的“創新工坊”里,李明明把浮選原理編成順口溜,用圍棋講解礦物界面反應。他要求每個技術員每年必須提交三項“異想天開”的創意,哪怕是用微波替代傳統焙燒這樣的“瘋狂點子”。這種創新和開放精神結出了累累碩果。2024年,李明明團隊研發的“蝸殼式攪拌機”獲得國家專利,將能耗降低了18%;與內科大共建的“礦物基因庫”,已收錄237種礦物相互作用模型。而在李明明的抽屜里,放著一份特殊計劃書,2025年要實現藥劑單耗再降30%,讓中國伴生螢石資源回收技術在全球遙遙領先。夕陽西下,選礦廠燈火通明。李明明站在尾礦庫改造的觀景臺上,腳下是正在建設的氟化工產業園?!笆昵斑@里堆滿‘廢石’,現在每噸礦石都能物盡其用。”他摩挲著口袋里隨身攜帶的螢石標本——這塊看似普通的石頭,正通過他和同事們的雙手,變身為先進氟材料、新能源電池的電解質、半導體蝕刻液的核心原料,書寫著資源高質化利用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