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tdlbn"><span id="tdlbn"></span></em>

<sub id="tdlbn"><listing id="tdlbn"></listing></sub>

  • <em id="tdlbn"></em>
  • <sub id="tdlbn"></sub>

    包鋼日報

    報刊:包鋼日報

    內容搜索

    標題導航

    • 居安思危 責任如山

      摘要:6月是第24個全國“安全生產月”,貯氫公司把安全管理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以“四確?!睘樽ナ?,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動安全管理工作走深...

    • 查找安全隱患 落實安全責任

      摘要:圖為煉鐵廠安全監管人員與相關方人員開展高爐設備設施安全巡檢。圖為煉鐵廠安全監管人員對相關方人員進行安全交底工作。在“安全生產月”活動期間,煉鐵廠組織開展“查找身邊安全隱患”...

    • 聶寬越:把平凡做到極致就是非凡

      摘要: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包鋼還原鐵公司內早已機器轟鳴。一道身影穿梭于產線間,時而俯身檢查設備參數,時而與工友交流操作細節——他就是球團作業部副部長聶寬越。十七年如一日,...

    • 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稀土鋼冷軋板材廠東區鍍鋅線升級改造項目第二次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示

      摘要:1、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全文網絡鏈接及查閱紙質報告書的方式和途徑征求意見稿全文網絡鏈接:https://pan.baidu.com/s/1wAEBqGSdLd9LLFc...

    • 公司舉辦2025年發展對象培訓班

      摘要:本報訊6月11日,包鋼(集團)2025年發展對象培訓班在包鋼黨校開班,來自公司各重點子企業所屬的17家單位273名發展對象參加為期3天的全脫產培訓。據了解,此次培訓緊緊圍繞...

    • 公司“新聲杯”主持人大賽圓滿落幕

      摘要:本報訊6月6日,由包鋼(集團)公司工會與包鋼文聯聯合舉辦的“新聲杯”主持人大賽在包鋼文化宮圓滿舉行。本次大賽旨在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職工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不斷發...

    • 薄板廠1號轉爐及CSP產線中修工程開工

      摘要:本報訊日前,薄板廠1號轉爐及CSP產線中修工程開工。此次中修計劃CSP產線網絡工期13天,1號轉爐網絡工期13.5天。參加中修的施工單位共20家,施工項目招標近60項,重點...

    • 化檢驗中心以實際行動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摘要:本報訊連日來,化檢驗中心圍繞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主題,組織開展“查找身邊安全隱患”專題活動,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吹哨人”制度,以實際行動筑牢安全生產防線?;顒庸苍O置兩個環節...

    放大 縮小 默認

    聶寬越:把平凡做到極致就是非凡

       期次:第11258期   作者:□記者  黃雪盈  通訊員  王佳麗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包鋼還原鐵公司內早已機器轟鳴。一道身影穿梭于產線間,時而俯身檢查設備參數,時而與工友交流操作細節——他就是球團作業部副部長聶寬越。十七年如一日,這位從操作工成長起來的技術專家,用匠心與堅守詮釋著新時代產業工人的責任和擔當。

    從“門外漢”到“技術大拿”的蛻變

    2008年,剛畢業的聶寬越走進球團車間時,面對三層樓高的回轉窯、錯綜復雜的管道系統,這個年輕人選擇用最笨的辦法征服困難。他的工裝口袋里永遠揣著筆記本,記錄著老師傅們的操作口訣;設備檢修時,他總是第一個鉆入窯體內部觀察結圈情況,鉆入一條條熱風管道,檢查積料情況從而判斷風的走向與平衡,仔細檢查每一處閥門是否有效是否存在漏風等問題。有一次為弄清鏈篦機風料平衡原因,他連續36小時跟蹤生產數據,最終發現是溫度梯度控制偏差導致?!澳菚r候就像著了魔,夢里都在畫工藝流程圖?!甭檶捲叫χ貞浀馈?/pstyle="text-indent:2em;">

    這份執著很快結出碩果。2021年,他帶領團隊深耕堿性球團生產工藝,從配料比例優化到工藝參數微調,歷經數百次試驗論證,成功突破了多項技術瓶頸。改造后,球團礦品位與冶金性能顯著提升,為高爐大比例使用優質原料奠定堅實基礎。

    連續三個月試驗,3個記錄本的每一頁都密密麻麻的記錄著實驗的結果與過程。凌晨三點的操作臺上,泡面桶與數據記錄本比鄰而立,墻上的排班表已寫滿“白+黑”的循環印記。技術員小王的筆記本里夾著張泛黃的照片:晨光刺破玻璃幕墻,一雙雙眼睛在監控屏前熬成青黑眼圈,手中的熱成像儀正捕捉球團斷面顯微結構。他們用90多個日夜將“不可能”鍛造成型,值班表上重疊的十二個簽名,已化作球團作業部永不熄滅的星光。

    創新路上的“破壁者”

    在聶寬越的字典里,從來沒有“將就”二字。面對使用10年的鏈篦機結構缺陷,他敢為人先提出改造方案,增加預二段長度,降低預熱一段。團隊歷經數十輪論證設計與反復調試,實現設備“脫胎換骨”:抗壓強度大幅躍升,亞鐵含量明顯下降,生產穩定性與球團質量雙提升,為高爐順行提供強力支撐。

    在成本管控戰場,聶寬越以數據為尺、試驗為筆,精準丈量煙煤與無煙煤最佳配比。這套“黃金比例”方案不僅穩住質量產量基本盤,更以燃料成本大幅壓降的實績,為企業挖潛增效開辟新路徑。

    針對回轉窯結圈“老大難”,他扎根現場抽絲剝繭,從結圈機理研究到“組合拳”防控措施落地,硬是將結圈周期從21天延長至30天以上,設備運轉率與生產連續性均實現突破。

    綠色發展的“守護人”

    2023年夏天,一場關于除塵系統改造的爭論在作業部展開。有同事認為現有設備能滿足排放標準,沒必要投入改造。聶寬越卻力排眾議推動除塵器改造,極大地改善了現場工作環境,降低了職工的勞動強度。

    聶寬越這種對安全環保的嚴苛體現在每個細節。每天班前會,他都會明確最新發現的風險點;每月組織“隱患找茬大賽”,鼓勵員工爭當“安全吹哨人”。前年夏天,他發現三大風機運行異常,立即叫停生產。維修時發現,兩臺回熱風機旋風子過風孔全部堵死,如繼續生產很可能造成風機全面損壞,生產系統全部癱瘓等問題?!斑€得是你啊。”當班工長王師傅豎起大拇指。

    薪火相傳的“好師父”

    在年輕員工心中,聶寬越是傳道授業的嚴師,也是攜手并進的益友。每當有新員工入職,他總會主動上前化身“師父”。從基礎理論知識講解到實操技能傳授,從工作經驗分享到職業規劃指導,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多年積累的寶貴經驗傾囊相授。面對新同志的困惑與疑問,他耐心細致地答疑解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問題一一拆解,幫助他們快速成長。但最讓同事們感動的,是他那份始終未變的初心。即使成為副部長,他仍堅持每周兩天跟班作業。身著工裝的他,穿梭在設備之間,時而駐足觀察生產流程,時而拿起工具親自示范操作,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這份對一線工作的執著堅守,深深打動著每一位同事,也成為激勵大家奮勇向前的強大動力。

    夕陽西下,球團生產線鍍上一層金色。聶寬越站在中央控制室,凝視著屏幕上跳動的數據曲線。遠處,一列列滿載優質球團的汽車駛回集團總部。在這片鋼鐵森林里,他用十七年光陰詮釋工匠精神,這種精神既是毫厘之間的精益求精,更是歲月長河里的堅守傳承。正如他工位銘牌上那句手寫的話:“把平凡做到極致,就是非凡”。

    放大 縮小 默認

    包鋼日報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5101次訪問,全刊已有3270510次訪問

    成本大片免费观看3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