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報一個鐵路信號缺陷需要多長時間?在運輸部工電務作業部稀土鋼信號班,這項工作只需短短一分鐘。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班組“碼上”設備管理的故事。
稀土鋼板材廠冶煉區域,鐵路線交錯延伸,仿佛連接高爐與轉爐的紐帶。信號工劉巖打開軌道箱機蓋,檢查設備狀況。緊固螺絲,測量電氣特性……一處松動的端子引起他的注意?!皰邆€碼就上報了,非常方便。”說話間,劉巖拿出手機對著送電箱角落處的一個二維碼掃了一下,選擇“操作入口”,填寫“缺陷及隱患上報”表單,拍照上傳。叮……班長楊照東的手機響起消息提示音。手指輕輕在屏幕上一劃,便知曉了現場的情況,隨即安排檢修。而此時距離劉巖發現設備缺陷只過去了一分鐘。
“這套系統幫了我們大忙!”楊照東說,讓設備管理更高效、精準、安全,是他設計點檢定修二維碼管理系統的初衷。“我們負責的區域鐵路線路長54公里,設備維護工作量很大?!睏钫諙|說,稀土鋼信號班13個人管理著211臺電動轉轍機、上千個用電設備、7000多個關鍵點位,每一處都關乎鐵路運輸的安全順行。“沒點‘科技含量’肯定不行?!痹撓到y上線后,稀土鋼信號班負責的所有設備都有了專屬的二維碼。手機一掃就能獲取設備運行狀態、維修記錄、點檢定修工作標準等信息,還可以快速完成點檢、定修、隱患上報及處理的信息錄入。系統建立了完整的設備臺賬,通過點檢計劃的設定杜絕了漏檢、誤檢,通過狀態追蹤實現了設備整體運行狀態的聯動追蹤和隱患閉環管理。
“我們的設備管理很全面?!币粋€月前加入這個集體的何春園坦言,這個班組的管理很有新意。他現在已經習慣了在定修前掃碼查看點檢記錄和問題描述,預先評估作業勞動強度和工作時間,并有針對性地備工備料。這樣做不僅提高了點檢準確度和精細性,還保障了定修質量,實現了全過程可視化管控。“過去都是在缺陷本上做記錄,從現場忙回來才能再上報,效率低不說還容易漏項。現在通過現場掃碼處理,心里就有底了?!弊鳛槔蠋煾档乃魏朴H身體驗了缺陷本從紙質到“掌上”的變遷,對“碼上”管理贊不絕口。
“我們能做到人少多干事,離不開創新?!备尚盘柟ざ嗄甑膭㈨w說,“創新”的力量很強大?!拔覀兝^續創新,還能做得更好!”“就是!”“那必須滴!”青工賀英鵬的一句話在班組里引起了共鳴。
向“新”發力 基層添力
“碼上”設備管理的故事歸根結底就是有關創新的故事。當班組成員聚集在一起討論點檢定修二維碼管理系統時,不約而同將焦點聚集在“新”字上。身處這個基層班組中,觀察職工們的一言一行,筆者感受到了勢不可擋的創新力量。
讓班組成為創新的前沿陣地。班組作為企業最小的生產單元,如何將技術革新、管理優化落實到位,將創新進行到底?首要的是轉變觀念。楊照東接受采訪時回憶起初到稀土鋼信號班時的情況:所轄區域鐵路線長、設備多,班組人員少、任務重,盡管班組已經制定了嚴格的設備管理辦法,工作流程也基本形成閉環,但是由于“攤子”過大,仍舊存在管理漏洞?!艾F在是大數據時代了,生活中隨處都會用到的二維碼,也可以用來簡化工作流程?!弊罱K,楊照東帶領班組大膽“拋棄”了使用了幾十年的紙質缺陷本。試想一下,如果墨守成規,抱著“老辦法”不放,巡檢中發現的缺陷很可能要在數小時后才被處理,定修操作也會由于重點不明確做出更多“無用功”。貼在設備上的小小二維碼,折射出大家內心深處對創新的認可。
用創新激發“小細胞”的大活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依靠科技創新。稀土鋼信號班將二維碼技術用于設備管理,崗位職工是創新的推動者,也成為創新的第一受益人??萍紕撔略诨鶎影嘟M的這一探索實踐,只是包鋼建設創新型班組的一個縮影。班組創新實踐直接決定企業的競爭力,當班組目標與企業目標同頻共振時,必定會釋放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巨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