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tdlbn"><span id="tdlbn"></span></em>

<sub id="tdlbn"><listing id="tdlbn"></listing></sub>

  • <em id="tdlbn"></em>
  • <sub id="tdlbn"></sub>

    包鋼日報

    報刊:包鋼日報

    內容搜索

    標題導航

    • 扎根礦山十六載 最美家風綻芳華

      摘要:在廣袤的草原鋼城,有這樣一對夫妻,他們以礦山為家,用敬業奉獻書寫人生;他們孝老愛親,用言傳身教培育家風;他們熱心公益,用點滴行動溫暖鄰里——他們就是包鋼(集團)公司白云鐵礦...

    • 包頭市綠冶環能技術有限公司獲CMA資質

      摘要:本報訊日前,包頭市綠冶環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冶環能”)正式獲得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CMA資質),標志著該公司在人工煤氣、天然氣...

    • 薄板廠吊運部精益管理破解天車運維“瓶頸”

      摘要:本報訊天車是企業物料搬運的核心設備,優化天車運行效率和降低維護成本是提高企業效益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薄板廠吊運部樹立“精益管理、智慧運維”理念,改進優化天車設備維護策略,在...

    • 巴潤礦業分公司撐起道路交通“安全傘”

      摘要:本報訊日前,巴潤礦業分公司啟動道路專項維護保養工程,通過路基分層加固、安全設施升級等舉措,已完成采場、排土場20余條主干道系統性維護,為完成全年采剝、運輸任務目標筑牢安全屏...

    • 打造精準高效在線檢校體系

      摘要:在工業智能制造浪潮的推動下,計量檢測技術成為保障企業生產安全、提升產品質量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計量中心儀維一部軋鋼組以“補短板、找差距,在線檢校準”為目標,聚焦能源計量儀表...

    • 強化職工意識 提高產品質量

      摘要:二季度以來,長材廠棒材作業部多措并舉提升產品質量,一方面開展質量專題培訓,強化質量意識,提升專業技術人員和崗位操作人員的質量驗收水平;另一方面加強棒材在線產品質量監測及質量...

    • 稀土鋼板材廠自動化部設備故障時長下降69.01%

      摘要:本報訊一季度,稀土鋼板材廠自動化部設備故障時長較上年同期下降69.01%,大幅提升了設備運行穩定性,在設備管理方面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于稀土鋼板材廠自動...

    • 煤焦化工分公司(包鋼慶華)西區消防隊崗位練兵成效顯著

      摘要:本報訊日前,煤焦化工分公司(包鋼慶華)西區消防隊以“零火災、零事故”為目標,開展崗位練兵活動,通過“體能+技能+理論+實戰”四維聯動模式,全面提升隊伍綜合應急處置能力,為企...

    • 礦山深處的“地質尖兵”

      摘要:晚上十點,包鋼勘察院巴潤礦區剝巖項目現場燈火通明仍處于施工狀態,鉆機的運轉聲、車輛的轟鳴聲交織成一首“工業進行曲”。忙碌的人群中,一個手持LED手電筒的身影,正在對日常采裝...

    放大 縮小 默認

    扎根礦山十六載 最美家風綻芳華

    ——記2024年度自治區『最美家庭』包鋼職工張麗家庭的故事

       期次:第11254期   作者:□記者  李映雪  通訊員  薛慶梅   

    在廣袤的草原鋼城,有這樣一對夫妻,他們以礦山為家,用敬業奉獻書寫人生;他們孝老愛親,用言傳身教培育家風;他們熱心公益,用點滴行動溫暖鄰里——他們就是包鋼(集團)公司白云鐵礦張麗、包鋼股份白云選礦分公司孫曉軍家庭。近日,這個平凡而溫暖的家庭榮獲2024年度自治區“最美家庭”稱號,成為礦山上閃耀的“文明之星”。

    礦山伉儷:以專業鑄就事業豐碑

    2009年,大學剛畢業的張麗和孫曉軍,懷揣夢想來到白云鄂博鐵礦。十六年來,他們從青澀學子成長為技術骨干,將青春汗水揮灑在礦山的每一寸土地上。

    作為采礦高級工程師,張麗巾幗不讓須眉。她主持的《基于稀土資源保護的白云鄂博東礦境界外礦體開采技術研究》榮獲2018年冶金礦山科學技術特等獎,多年來累計獲得省部級科技獎項20余項。丈夫孫曉軍則扎根設備工程領域,主導完成基建技改項目投資超1.6億元,其參與的稀土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被列為國家重點示范工程。

    “礦山是艱苦的,但更是充滿機遇的舞臺。”張麗常這樣說。深夜的辦公室燈光、節假日堅守的崗位記錄、筆記本里密密麻麻的技術方案,見證著這對夫妻“建設礦山、奉獻礦山”的誓言。

    孝老愛親:三代同堂傳承好家風

    走進張麗家,墻上掛著的“自治區勞動模范”獎狀格外醒目——那是張麗九歲那年母親獲得的榮譽。而孫曉軍的父親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則用軍人的堅毅影響著下一代?!案篙叺陌駱幼屛覀兠靼?,平凡崗位也能創造不凡價值?!睂O曉軍感慨道。

    如今,在這個溫馨的家庭里,老人主動分擔家務、照料孫輩,夫妻倆則用反哺之心回報父母,每周雷打不動的家庭聚餐,為老人精心策劃的生日驚喜,孩子親手繪制感恩賀卡,吃飯時總先給爺爺奶奶夾菜……兩個兒子在耳濡目染中,早早懂得了“孝”的真諦。

    “爸爸媽媽,你們今天又解決礦山難題了嗎?”晚餐桌上,孩子的提問總讓張麗忍俊不禁。盡管工作繁忙,夫妻倆始終堅持“高質量陪伴”。周末組織家庭讀書會,分享勵志故事,甚至將科技攻關中的團隊協作精神融入家庭教育,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兩個兒子都聰明懂事,在自己的“崗位”上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夫妻倆以言傳身教的方式讓孩子成為懂感恩、明事理、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接力者”。

    從礦山深處的技術攻關,到家庭生活的點滴溫暖,張麗一家用十六年光陰詮釋了“最美家庭”的真諦,正如他們所說:“只要心在一起,勁往一處使,平凡的日子也能過成詩?!?

    放大 縮小 默認

    包鋼日報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4950次訪問,全刊已有3270315次訪問

    成本大片免费观看3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