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點,包鋼勘察院巴潤礦區剝巖項目現場燈火通明仍處于施工狀態,鉆機的運轉聲、車輛的轟鳴聲交織成一首“工業進行曲”。忙碌的人群中,一個手持LED手電筒的身影,正在對日常采裝作業點、排土場作業點進行檢查,他就是呂凱,包鋼(集團)公司先進生產(工作)者、包鋼勘察院的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一個扎根一線六年的地質人。
深學篤行:用敬業書寫青春
2018年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畢業入職6年多的時間里,呂凱先后參與白云鐵礦主采場南幫滑體治理工程、白云鐵礦主采場D區6號不穩定體治理、白云鐵礦2023年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項目、邊坡治理等多個重大項目。針對這些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呂凱通過現場勘察、計算分析、科學論證,每次都能及時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為順利完成生產任務提供幫助。
擔當有為:用腳步丈量責任
呂凱長期扎根礦山,堅守施工現場,大到整體方案規劃,小至每一處施工細節,他都認真對待,憑借自己的專業能力及時排查隱患、糾正偏差。多少天沒有回家,多少個節假日、公休日是在工作中度過他都記不清了,而他記得清、數得清的是土石方拉運多少,爆破穿孔多少……
創新突圍:用智慧點亮礦山
在專注于工程項目的同時,呂凱始終保持著敏銳的洞察力和創新精神。截至目前,他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篇,申請并獲得專利8項,參與包鋼級科研立項3項、院級科研立項2項。參與的“包鋼白云鐵礦主采場南幫滑體治理工程設計”項目榮獲內蒙古自治區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工程勘察項目)一等獎,所在的“露天礦采場邊坡關鍵性工程地質問題研究青年團隊”獲評包鋼(集團)公司“優秀科研團隊”。
憑借不懈的努力和出色的工作成績,呂凱還獲評包頭市青年崗位能手、包鋼員工自主改善二等獎、包鋼西創管理創新一等獎、包鋼西創先進生產(工作)者等多項榮譽。
從項目現場的步履匆匆,到攻克技術難關的執著身影,呂凱用行動激勵著身邊的每一位同事。從“學霸”到“匠人”,從“技術員”到“創新者”,呂凱深刻闡釋了新時代地質人的追求——以專業對抗未知,用堅守馴服荒蕪。